仙家忍饿禅家苦,老子梅边政醉吟。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仙家忍饿禅家苦,老子梅边政醉吟。

林下雪晴时见鹿,溪边云起但闻禽。

门庭无客长苔藓,草树留春自碧岑。

莫道野人容易见,求诗先且一求心。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过着清苦的生活,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也有表达个人隐逸情怀的作品,他的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被后人誉为“晚唐杰出诗人”。

译文

仙家忍受饥饿,禅家修行清苦,而我却在梅树边沉醉吟诗,雪后初晴,林下偶尔可见到鹿的身影;溪边云雾缭绕,只闻得鸟鸣声声,门庭冷落,无客来访,青苔渐渐长满了地面;草木葱茏,春天仿佛被留住,碧绿的山峰显得更加青翠,不要说我这山野之人容易相见,要想求诗,先要求得一颗真诚的心。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仙家、禅家的修行之苦,突出了诗人自己虽身处山野,却能享受自然之美,沉醉于吟诗的乐趣之中,诗中描绘了雪后林下的鹿影、溪边的鸟鸣,以及门庭无客、草木留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淡泊的隐居生活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求诗者的告诫,强调了真诚之心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诗中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林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最后两句则富有哲理,强调了真诚之心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提升了整首诗的思想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隐居山林期间所作,当时,他因多次应考不第而心灰意冷,转而隐居山林,过上了清苦而宁静的生活,在隐居期间,他深入观察自然,感悟人生,创作了大量反映隐居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诗作,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它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真诚之心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