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并人间名利心,万山佳处一溪深。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打并人间名利心,万山佳处一溪深。

白云出岫随舒卷,明月来林任照临。

野老村居无俗客,松风竹韵有清音。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坐幽篁听鸟吟。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游历四方,遍访名山古刹,以诗会友,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山水与禅意生活的佳作,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借山水之景抒发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摒弃了人间的名利之心,我来到万山之中的一处幽深溪谷定居,白云从山间悠然飘出,随风舒卷自如;明月照耀着林间,任凭其光芒洒落,村中居住的野老没有俗世的访客打扰,只有松风与竹韵交织成清脆悦耳的声音,这里的真正意趣谁能理解呢?我只愿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聆听鸟儿的吟唱。

释义

“打并人间名利心”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彻底放弃,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万山佳处一溪深”则描绘了他选择的隐居之地——一个远离尘嚣、风景秀丽的山间溪谷。“白云出岫”、“明月来林”等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野老村居无俗客”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超脱,而“松风竹韵有清音”则是对这种生活情趣的细腻描绘。“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坐幽篁听鸟吟”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他在孤独中享受自然之美的宁静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诗中“打并人间名利心”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清新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喜悦,尤其是“独坐幽篁听鸟吟”一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自在、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其一生都在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在宋代,随着佛教的兴盛和文人墨客对禅宗的热爱,许多文人都曾有过隐居山林、参禅悟道的经历,释绍嵩也不例外,他或许是在经历了世俗的纷扰与名利场的沉浮后,选择了归隐山林,以诗为伴,以自然为友,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禅意与诗意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是对他个人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对当时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的一种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