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闻檐滴元无雨,倒挂冰牙未怕晴。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雪后

宋·范成大

静闻檐滴元无雨,倒挂冰牙未怕晴。

剩欲去寻梅信息,却愁门外雪泥盈。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范成大在仕途上也颇有建树,曾任地方官和朝中要职,晚年退隐石湖,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静静地听着屋檐下滴水的声音,原来并不是因为下雨,而是因为融化的冰雪在滴落,那些倒挂在屋檐下的冰凌,即便在晴天也依然坚韧不拔,不曾融化,我很想出门去寻找梅花绽放的消息,却又担心门外满是积雪和泥泞,难以行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通过“檐滴”和“冰牙”两个细节,展现了冰雪融化、天气转暖的景象,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出门寻梅的渴望,但又因雪泥满路而有所顾虑。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初晴的静谧景象,通过“静闻檐滴元无雨”一句,巧妙地引出了冰雪融化的主题,既表现了冬日的余韵,又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倒挂冰牙未怕晴”则进一步强调了冰凌的坚韧和顽强,即使在晴天也依然保持着它们的形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力。

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寻梅的渴望和对现实的顾虑,梅花作为高洁、坚韧的象征,一直是诗人笔下的常客,雪后的道路泥泞难行,让诗人对出门寻梅产生了犹豫和担忧,这种矛盾心理,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妥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范成大在退隐石湖期间所作,在仕途上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范成大选择了退隐山林,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更加深刻,雪后初晴的景象,触动了他的诗心,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范成大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他在面对生活时的豁达和从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