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次云窗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白雪猗猗青节奇,霜中蚱蜢冻欲死,
紧抱寒梢不放渠,叶含浓露如珠缀,
枝拂行云似女郎。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译文
不需要将竹子裁制成吹奏的凤管,也不需要截下来做成钓鱼的竿子,当百花百草都凋零之后,竹子依然留在那里,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供人欣赏,白雪覆盖下的竹子猗猗动人,青色的竹节显得奇特非凡,在寒霜中,蚱蜢冻得快要死去,却仍然紧紧抱住冰冷的竹梢不放,竹叶上含着浓重的露水,就像珍珠一样点缀在上面,竹枝拂过行云,就像美丽的女郎一样婀娜多姿。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竹子的坚韧与美丽,诗人通过对比百花百草的凋零与竹子的常青,突出了竹子的顽强生命力,通过“霜中蚱蜢冻欲死,紧抱寒梢不放渠”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不拔,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竹子的美丽形态。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竹子的坚韧、美丽和生命力,诗人以“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开篇,既点明了竹子的实用性,又暗示了诗人对竹子更高层次的欣赏,诗人通过对比百花百草的凋零与竹子的常青,突出了竹子的顽强生命力,而“霜中蚱蜢冻欲死,紧抱寒梢不放渠”这一细节描写,更是将竹子的坚韧不拔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叶含浓露如珠缀,枝拂行云似女郎”这一生动的比喻,将竹子的美丽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整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竹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观赏李次云窗前的竹子时所作,当时,诗人或许正面临着某种困境或挑战,而竹子的坚韧与美丽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和鼓舞,他挥笔写下了这首《题李次云窗竹》,以表达对竹子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