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斋归自浣花里,访我弄泉惠山趾。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斋言志

唐·陆羽

东斋归自浣花里,访我弄泉惠山趾。

二子相寻若比邻,两山空翠入青云。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陆羽,他被誉为“茶圣”,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

作者简介

陆羽(约733年—约804年),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他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坚持正直的品行,在茶事上,他有着开创之功,被后人祀为茶神、茶祖,并尊称为“陆司空”,其所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言,是唐代茶业发展的历史和当时茶叶生产的概述,是中国茶业史上第一部综合性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对后世茶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从浣花溪东边的书斋归来,我前往惠山脚下拜访你,一同在泉水边嬉戏,两位朋友相互探访,就像邻居一样亲近,两座山峰的空翠之色直插入青云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首句“东斋归自浣花里”点明了诗人的行程起点,次句“访我弄泉惠山趾”则说明了他的目的地和与友人的活动,后两句“二子相寻若比邻,两山空翠入青云”则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亲密无间和自然景色的壮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东斋归自浣花里”与“访我弄泉惠山趾”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了自己的行程轨迹,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后两句则通过“二子相寻若比邻”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亲密无间,而“两山空翠入青云”则以其壮丽的景色,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羽的生平经历有关,陆羽一生热爱自然,善于品茶论道,与众多文人墨客有着深厚的友谊,在唐代,茶文化逐渐兴起,陆羽作为茶学的奠基人,自然成为了众多茶友心中的偶像,这首诗可能就是在他与某位友人相聚于惠山脚下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美好,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然、崇尚友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