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虽非直接出现在该诗内,但此句常被用来与“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意境相通,表达诗人对文字推敲之苦的深刻体会,为贴合您的要求,我们可将其意境融入解析中,视为贾岛创作精神的体现。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试,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称“贾长江”,其诗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力求在字面上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追求“言近而旨远”的艺术效果。
译文
(以“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意境融入《题李凝幽居》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人家相邻,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在池边树上栖息,月光下僧人轻轻敲着柴门,走过小桥,眼前是原野迷人的景色;推开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且离去,不久当重来,我们相约的时间不会违背的,读书读得两眼干涩,仿佛能看见骨头;吟诗时每个字都像是呕心沥血得来。
释义
“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虽非原句,但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诗歌创作的极致追求,读书至深夜,双眼干涩,形容极度专注与勤奋;吟诗时,每个字都经过反复推敲,如同呕心沥血,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极致热爱与尊重。
赏析
贾岛的诗歌以苦吟著称,他追求的是语言的精炼与意境的深远,在这首诗中,无论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静谧之美,还是“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的自然之趣,都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而“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的意境,更是将诗人对学问和艺术的执着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从未减退,他常常在山林间寻找灵感,对诗句进行反复推敲,力求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题李凝幽居》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李凝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而“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的意境,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所有文学创作者的一种鞭策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