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林逋的《小隐》,全诗原文如下:
小隐
宋·林逋
人家点缀荻花林,水绕阶除雪湿衿。
一径寒云连竹色,满庭明月照书心。
山居喜静无哗噪,客至从容得款襟。
莫道此中无乐事,清风明月不须金。
作者简介
林逋,字君复,北宋初年隐士,生平事迹不甚详,以高洁自持、淡泊名利著称,他隐居不仕,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诗作多抒发隐逸之趣,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人家房屋点缀在荻花丛中,清澈的水流环绕着台阶,仿佛连衣襟都被雪花打湿,一条小径上寒云与竹色相接,满庭之中明月照亮了读书人的心田,山居生活宁静无喧嚣,客人到来时从容交谈,心意相通,不要说这里没有快乐的事情,清风明月这些自然之景,是不需要金钱就能享受到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处的宁静美好,通过“荻花林”、“水绕阶除”、“寒云连竹”、“明月照书心”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人强调山居生活的静谧与心灵的富足,认为清风明月等自然美景是无价的财富。
赏析
林逋的《小隐》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隐居生活画面,首联“人家点缀荻花林,水绕阶除雪湿衿”以景起兴,既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又暗含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颔联“一径寒云连竹色,满庭明月照书心”进一步渲染了隐居之地的静谧与雅致,竹色与寒云相映,明月与书心相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颈联“山居喜静无哗噪,客至从容得款襟”则通过对比喧嚣尘世与山居生活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尾联“莫道此中无乐事,清风明月不须金”以点睛之笔,强调了自然之美与心灵富足的重要性,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创作背景
林逋生活在北宋初年,那是一个社会动荡与变革交织的时代,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与世俗的纷扰,林逋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小隐》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与心灵富足的深刻感悟与抒发,通过描绘隐居之地的宁静美好,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坚守,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