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桂隐纪咏·木犀
宋·张镃
细咏新来木犀句,一灯明灭夜沉沉。
露华凉透金屏梦,月影香摇玉井心。
作者及朝代
张镃(1153年—?),字功甫,一字时可,号约斋,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出身显赫世家,为南宋名将张俊之孙,曾任司农寺主簿、司农少卿等职,他不仅是南宋著名词人,还是一位藏书家、园林艺术家,其私家园林“桂隐”闻名遐迩,张镃的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闲适生活,风格清新雅致。
作者简介
张镃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诗词、书画、音乐均有深厚造诣,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与自然之美,与姜夔、史达祖等词人交游甚密,对南宋词坛有着重要影响,他还是一位藏书家,家中藏书丰富,对后世文化传承贡献颇大。
译文
轻声吟诵着新作的关于木犀(桂花)的诗句,一盏灯火在深沉的夜里忽明忽暗,露水带来的凉意透过了金色的屏风,扰乱了梦境,月光下桂花的香气摇曳着,仿佛触动了玉井深处的心弦。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吟诵新作的桂花诗句的情景,通过“一灯明灭夜沉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后两句“露华凉透金屏梦,月影香摇玉井心”则进一步以露水的凉意、月光的清辉以及桂花的香气,共同构建了一个清冷而芬芳的秋夜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中桂花的香气与月色之美,通过“细咏新来木犀句”展现了诗人对桂花题材的热爱与创作热情,而“一灯明灭夜沉沉”则巧妙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通过“露华”、“月影”与“玉井”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冷而芬芳的秋夜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张镃的私家园林“桂隐”之中,作为一位热爱自然与艺术的园林艺术家,张镃对桂花有着特别的喜爱,在秋夜中,他独自漫步于园中,被桂花的香气所吸引,遂即兴创作了这首描绘桂花与秋夜之美的诗句,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还能窥见其作为园林艺术家的独特审美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