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雨来也不怜行客,
风过何须作许声。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与诗人作醉乡。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工于五言诗,尤善乐府,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湘之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用凌云之笔抒发高雅的情怀,醉后折下奇花来书写在五色笺上,雨水落下时并不怜惜过往的行人,风儿吹过又何必发出那么大的声响,洞庭湖的波涛汹涌如连天白雪,长久地陪伴着诗人,成为他醉中的故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湘四水间游历、行吟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诗中“雨来也不怜行客,风过何须作许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淡然态度,认为风雨无需为行人或世人所动,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和节奏。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诗人的行吟生活,展现了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中“雨来也不怜行客,风过何须作许声”两句,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豁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全诗意境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李群玉生活在唐代晚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促使他转向自然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三湘四水间的行吟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会的超脱态度,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