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喜归涂中半程,犹愁泥潦未知晴。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途中作

唐·韦庄

稍喜归涂中半程,犹愁泥潦未知晴。

花前自笑频回首,马上谁人识此情。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稍微感到欣慰的是已经走完了归途的一半,但仍然忧虑着泥泞的道路不知何时才能放晴,在花丛前不自觉地频频回头张望,骑在马上又有谁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归途中复杂的心情,前半句“稍喜归涂中半程”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轻微喜悦;而后半句“犹愁泥潦未知晴”则表达了诗人对前方道路泥泞、天气不定的忧虑,后两句通过“花前自笑频回首”和“马上谁人识此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归途中的微妙心境,前半部分通过“稍喜”与“犹愁”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笑”与“谁人识”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形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归乡途中,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晚年才得以归乡,在归途中,他面对泥泞的道路和未知的天气,不禁心生忧虑,他也感慨自己一生漂泊无依,无人理解其内心的苦楚,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