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急雨元无事,晓起看花一片无。的解释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来急雨元无事,

晓起看花一片无,寂寞萎红低向露,

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夜来急雨元无事,晓起看花一片无”实际上是对原诗中两句的简化与重组,原句为“夜来急雨元无事,晓起看花一片无”出现在此诗中,但为保持诗句连贯性,我保留了全诗内容以便完整解析。)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均为传世佳作。

译文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时分只剩下两枝残花。

明天早上风起时恐怕这些花都会被吹尽,夜里的一场急雨原本以为没什么影响,

但早晨起来看花却发现花瓣已全部凋零,那寂寞萎缩的红花低垂着朝向露珠,

破败的花瓣随风飘散,即便是晴天时花朵落地都让人惆怅,

更何况它们现在飘零在泥土之中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牡丹花在风雨后的凋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与感慨,诗中“夜来急雨元无事,晓起看花一片无”两句,尤为生动地描绘了风雨过后牡丹花尽落的凄凉场景,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伤。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其从绚烂到凋零的过程,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深深感慨,诗中“夜来急雨元无事”一句,初看似乎在说急雨并未对牡丹造成太大影响,但紧接着“晓起看花一片无”却猛然转折,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风雨的无情与牡丹的脆弱,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生命与自然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体悟,牡丹花作为唐代皇室与贵族喜爱的花卉,象征着富贵与美好,但诗人却通过对其凋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牡丹花的惋惜,更是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