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杂诗
南朝·梁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蔚然绿树去天近,上有子规啼月残。
(注:“蔚然绿树去天近,上有子规啼月残”这句并非直接出自吴均已知的《山中杂诗》原文,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构造了一个扩展版的《山中杂诗》,原《山中杂诗》仅前四句,后两句为构造内容,以展现题目中的关键词。)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好学不倦,颇有文名,曾得到沈约的赞赏,他的诗文清新秀逸,多描写山水景物,时人仿效,称为“吴均体”,所著《齐春秋》三十卷、《续齐谐记》一卷、《庙记》一卷等,均佚失,明人辑有《吴朝请集》。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雾弥漫了整座山,翠绿的竹林中也能窥见那落日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向屋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茂密的绿树高耸入云,仿佛离天很近,树梢上传来子规鸟在残月下啼叫的声音。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前两句写傍晚时分,山间的烟雾和落日余晖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中间两句通过鸟飞云出的动态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后两句(构造部分)则进一步以绿树参天、子规啼月来深化山中的幽静与神秘。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景致,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山间的烟雾、落日、飞鸟、白云以及绿树、子规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特别是“蔚然绿树去天近,上有子规啼月残”一句,不仅展现了山中的高远与幽静,还通过子规的啼声增添了一种哀婉而深远的意境,使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创作背景
吴均生活在南朝梁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但文化相对繁荣的时代,他一生好学不倦,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或隐居山林时所作,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