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猎
唐·杜牧
猎马奔嘶出苑墙,
秋风飒飒雨霏霏。
捕逐虎豹公则老,
坐运筹策公尚少。
雕弓夜挽向明月,
骏马朝驰逐晓晖。
归来灞陵原上猎,
还家犹自忆山围。
作者及朝代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清丽,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佑曾任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曾任官,杜牧自幼聪颖好学,文辞出众,早年曾游历江南,后入朝为官,历任监察御史、黄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晚唐社会的现实,也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译文
猎马嘶鸣着冲出苑墙,秋风飒飒,细雨绵绵。
追捕虎豹时,您(指狩猎的将领)已显老态,
而坐镇指挥、运筹帷幄时,您却正值壮年。
夜晚挽着雕弓向明月射击,
清晨骑着骏马追逐朝晖。
从灞陵原上狩猎归来,
回到家中,心中仍怀念着那山间的围猎场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狩猎的场景,通过对比狩猎将领在追捕虎豹时的老态与坐镇指挥时的年轻气盛,展现了将领的英勇与智慧,诗中也流露出对狩猎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狩猎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狩猎将领的英勇形象,首联“猎马奔嘶出苑墙,秋风飒飒雨霏霏”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颔联“捕逐虎豹公则老,坐运筹策公尚少”通过对比,突出了将领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既展现了其英勇无畏,又体现了其智慧与谋略,颈联“雕弓夜挽向明月,骏马朝驰逐晓晖”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狩猎的壮观场景,尾联“归来灞陵原上猎,还家犹自忆山围”则表达了诗人对狩猎生活的怀念与不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游历或任职期间,当时他可能对狩猎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狩猎的场景和将领的形象,杜牧不仅表达了对英勇与智慧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