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令南省登金客,争赋东堂片玉诗。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省试上人荷花求赠

唐·李商隐

上人禅室路裴回,万叶千花手自栽。

似将秋水同清浅,欲把菱花共镜开。

斜倚画阑凝伫久,满欹红萼散香来。

偏令南省登金客,争赋东堂片玉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在禅师的居室旁,我徘徊在荷花池边,这里的荷叶繁茂,花朵众多,都是禅师亲手栽种,荷花仿佛与秋水一样清澈浅淡,又好像要与菱花镜一同映照开放,我斜倚在画栏边久久地凝视着荷花,当荷花满枝倾斜时,红色的花瓣散发出阵阵清香,特别是让那些在南省(指朝廷)中登科及第的进士们,都争相赋诗赞美这东堂(可能指禅师的居所或试场)中如美玉般纯洁的荷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师居所旁的荷花,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纯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赞美之情,诗中“南省登金客”指的是那些在朝廷中登科及第的进士,他们争相赋诗赞美荷花,进一步突出了荷花的魅力。

赏析

这首诗以荷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与纯洁,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荷花与秋水、菱花镜等事物相联系,使荷花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诗人还通过“南省登金客”的描写,突出了荷花的魅力,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参加科举考试或游历期间,看到禅师居所旁的荷花而有所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南省登金客”的描写,可能暗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盛况,以及诗人对科举及第的向往和赞美,通过赞美荷花,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纯洁、高雅品质的追求和赞美。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纯洁,还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制度的赞美和对纯洁、高雅品质的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荷花这一自然景物转化为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形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