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雪开花雪不浸,开时色浅未开深。全诗是什么?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释绍嵩

侵雪开花雪不浸,开时色浅未开深。

纵令梅老应无恨,见说孤山旧姓林。

作者及朝代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亚愚,号希叟,有《江浙纪行集句诗》《四明山诗》等传世。

作者简介

释绍嵩是宋代的一位僧人,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将平凡的景物描绘得生动有趣,富有诗意,他的诗作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

译文

梅花在雪中绽放,但雪花却无法浸透它的花瓣;当它开放时,颜色较浅,而未开放时则颜色更深,即使梅花老去,它也应该没有遗憾,因为听说孤山上的梅花原本就姓林(这里可能暗指林逋,即林和靖,宋代著名隐士、诗人,以爱梅著称,其隐居之地孤山种有大量梅花)。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感慨,首句“侵雪开花雪不浸”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绽放的坚韧和美丽;次句“开时色浅未开深”则通过对比梅花开放前后的颜色变化,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后两句则通过议论和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其坚韧品质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品质,首句“侵雪开花雪不浸”以雪为背景,突出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和美丽;次句“开时色浅未开深”则通过对比梅花开放前后的颜色变化,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后两句则通过议论和抒情的方式,将梅花的坚韧品质与人的品格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其坚韧品质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释绍嵩可能是在某个冬日里,看到了雪中绽放的梅花,被其美丽和坚韧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坚韧、高洁、不屈不挠的象征,而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更是对梅花的这种品质有着深刻的感悟和赞美,这首诗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坚韧不拔、追求内心宁静的品格的颂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