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改名叹
唐·无名氏
里名只道新名好,不道新名误后人。
旧日故交何处觅,空余门巷长荆榛。
作者简介
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众多诗人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但也有一些佳作因作者不详而被称为“无名氏”之作,这些诗作同样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译文
村里的人都说新的名字好,却不知道新的名字会误了后来人。
以前的老朋友到哪里去寻找呢?只剩下长满荆棘的门前小巷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村庄改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随意更改传统名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忧虑,首句“里名只道新名好”指出人们普遍认为新的名字更好,次句“不道新名误后人”则揭示了新名字可能带来的问题——难以寻找旧日的故交和记忆,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因改名而导致的故交难觅、门巷荒芜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社会变迁中传统文化和记忆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对比新旧名字,表达了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以及对随意更改传统名称可能带来的文化断裂和记忆丧失的担忧,诗中“空余门巷长荆榛”一句,更是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因改名而导致的故地荒废、人情疏远的凄凉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社会的变迁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社会开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变革频繁、人口流动加剧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村庄改名、人口迁徙等现象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记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作者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