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龟山
宋·陆游
灵山未见见龟山,且捲诗书子细看。
云气半开岩岫出,江流不动石痕乾。
幽寻未已乌啼晚,独坐无言日落寒。
此景此情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天关。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尚未见到传说中的灵山,却先遇见了龟山,姑且收起手中的诗书,细细观赏这眼前的景致,云雾半开,山岩和峰峦渐渐显露出来,江水静静地流淌,石头上的水痕已经干涸,我深入探寻这幽静的美景,直到乌鸦啼叫天色已晚,独自坐在这里,默默无言,只感到日落时分的寒意,这样的景色,这样的心情,究竟何处才是归宿?我的心随着明月一同升向那天际的关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游览龟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首联点题,说明诗人虽未见到灵山,却遇见了龟山,并决定放下诗书,专注欣赏眼前的美景,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了龟山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探寻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游龟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灵山未见见龟山”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美景的向往,也暗示了人生中的意外之喜,而“且捲诗书子细看”一句,则展现了诗人放下书本,投身自然的豁达情怀,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既生动又富有哲理,既表现了龟山的幽静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尾联则以明月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探寻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游览龟山时所作,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在游览龟山的过程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和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陆游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