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姜夔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岸头杨柳记得无,总是行春系船处”并未直接出现在这首词中,但姜夔的其他作品中常有类似的意境表达,且此词亦能体现姜夔的风格与情感,故以此为例进行解析。“岸头杨柳记得无,总是行春系船处”可能出自姜夔的其他未直接提及的诗词或散句,但在此情境下,我们重点解析《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作者简介: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他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
译文:
肥水滔滔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地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白丝,人间别久伤心情怀已成了陈迹,可谁让我在今年元夜时,恰恰又梦见你呢?咱们二人啊,只能在各自的思念中度过漫漫长夜了。
释义:
本词以元夕之梦为题,抒发了词人对旧日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词中通过肥水东流、相思难解、梦中相见、春未绿鬓先丝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执着。
赏析:
本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更有对未来无望的悲伤,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得词作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姜夔一生未仕,转徙江湖,生活漂泊不定,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便是他在元夕之夜,因思念旧日情人而创作的,词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