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涓不用鸭绿波,双清酿出鹅黄乳。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乳泉铭

宋·苏轼

一涓不用鸭绿波,双清酿出鹅黄乳。

巧似雕龙背水开,雄如战马临河怒。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一股清泉不需要借助鸭绿江的水色,它自身清澈纯净,仿佛能酿出如同鹅黄般色泽的乳汁,这股泉水巧妙地如同雕刻的龙背在水中蜿蜒流淌,气势雄伟如同战马在河边怒吼。

释义

“一涓不用鸭绿波”描绘了乳泉的清澈独立,不依赖于外界的美化;“双清酿出鹅黄乳”则形容泉水清澈纯净,色泽如同鹅黄般美丽,如同乳汁般珍贵。“巧似雕龙背水开”用雕龙背的形象比喻泉水的曲折流淌,“雄如战马临河怒”则表现了泉水气势的雄伟壮观。

赏析

这首诗以乳泉为题,通过对乳泉清澈、纯净、曲折、雄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诗人用“鸭绿波”和“鹅黄乳”的对比,突出了乳泉的独特之处,同时用“雕龙”和“战马”的比喻,赋予了乳泉以生命力和气势,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某地时,被当地的乳泉所吸引,有感而发所作,乳泉以其清澈纯净、色泽美丽而著称,苏轼在观赏之余,不禁心生赞美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乳泉铭》,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乳泉铭》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诗歌,它通过对乳泉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之心,这首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成为了苏轼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