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梅
朝代:宋
作者: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有花无雪花只俗,有雪无梅雪何好。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作者简介
卢梅坡,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圣俞,号梅坡,范阳人,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以梅花和雪景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译文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的梅花,也会显得非常俗气,当梅花开放而没能下雪时,梅花就显得只具世俗气质;当下雪了而没有梅花,雪也是缺乏韵味的,在日暮时分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此时与梅花相互衬托,仿佛共同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春天。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梅花与雪花的关系,表达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意境,梅花的高洁与雪花的纯净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冬日里最动人的风景,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完美结合。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和雪花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直接点明了梅花与雪花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了两者缺一不可的重要性,颔联“有花无雪花只俗,有雪无梅雪何好”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梅花与雪花的完美结合,颈联“日暮诗成天又雪”则通过描绘诗人在日暮时分写诗的情景,为尾联的“与梅并作十分春”做了铺垫,尾联以“与梅并作十分春”作为全诗的高潮和总结,将梅花与雪花共同构成的冬日美景推向了极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卢梅坡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有关,他通过描绘梅花与雪花的相互依存关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和赞美,他也可能借梅花和雪花来象征人的品格和精神追求,强调了在追求高洁品格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