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勉子侄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下读书灯影瘦,门前送客路痕重。
何须多羡崔与杜,诸郎努力青云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隐居庐山,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晚唐杰出诗人”。
译文
为什么身处贫困而道义不贫呢?乱世与和平时期的心境其实相同。
虽然家乡处在战乱之地,但弟侄们仍然坚持修习礼乐之风。
窗下读书时灯光映照出瘦削的身影,门前送别客人时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何必羡慕崔颢与杜甫的成就呢?你们只要努力,定能踏上青云之路。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弟侄们的勉励之情,尽管身处贫困和战乱之中,但诗人认为只要保持道义和修养,就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他鼓励弟侄们坚持学习礼乐,保持高尚品德,并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弟侄们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首联点明主题,强调道义的重要性;颔联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时期的心境,进一步阐述道义的恒久价值;颈联通过描绘弟侄们读书和送客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奋和礼貌;尾联则以勉励的口吻,鼓励弟侄们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隐居庐山期间,为勉励自己的弟侄们而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贫困之中,但他仍然坚持道义和修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弟侄们的努力,改变家族的命运和社会的现状,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精神的体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