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不为楹圜不轮,斧斤亦复赦渠薪。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直不为楹圜不轮,斧斤亦复赦渠薪”,这句诗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古意》,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古意

宋·梅尧臣

南山有嘉树,柯叶自相依。

直不为楹圜不轮,斧斤亦复赦渠薪。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北宋前期诗坛领袖之一,他的诗作风格平淡含蓄,意境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南山上有一棵美好的树,它的枝干和叶子自然地相互依偎,这棵树因为既不够直不能做屋柱,也不够圆不能做车轮,所以就连斧头也宽恕了它,让它继续作为柴薪存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南山上的嘉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于无用之材的同情,树因为不符合人类的实用标准(直可做楹,圜可做轮),反而得以保全性命,继续作为柴薪存在,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类功利主义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一棵被人类忽视的树,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类功利主义的批判,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无用之材的同情和宽容,认为它们虽然不符合人类的实用标准,但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有关,北宋时期,社会风气崇尚实用主义,人们往往只关注事物的实用价值而忽视其内在的美和价值,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功利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诗人可能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于无用之材的同情。

《古意》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南山上的嘉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对于无用之材的同情以及对于人类功利主义的反思和批判,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成为了梅尧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