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行
宋·邵雍
村店农忙半不开,入城客子去还来。
前山云起石床润,后径风生竹径寒。
花落鸟啼春寂寂,雨收云散日暄暄。
独怜溪畔闲垂钓,忘却人间万种烦。
作者及朝代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河南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邵雍一生不仕,却勤学不辍,并著书立说,创立“先天学”,成为北宋五子之一,其著作《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对后世影响深远,邵雍性格恬淡,生活简朴,常以诗酒自娱,其诗作多反映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译文
村庄里的店铺因为农忙而半掩着门,进城的旅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前山云雾缭绕,使得石床湿润,后径风起,竹径显得格外清凉,花儿凋落,鸟儿啼叫,春天里一片寂静,雨停云散后,阳光变得温暖而明媚,我独自怜爱溪边悠闲垂钓的人,他们似乎已经忘却了人间的万种烦恼。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农忙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通过“村店农忙半不开”展现了农忙时节乡村的繁忙与宁静并存;颔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云雾、石床、风声、竹径,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颈联通过花落鸟啼、雨收云散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和谐;尾联则借溪边垂钓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烦恼的向往。
赏析
邵雍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画卷,诗人通过对乡村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更寄托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独怜溪畔闲垂钓,忘却人间万种烦”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邵雍一生不仕,晚年定居洛阳,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他常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对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一次乡村游历中,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