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道潜的《临平道中》,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临平道中

宋·道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

自有钓丝牵系处,伴人闲坐一溪烟。

作者简介

道潜(1043年—1106年),北宋僧人、诗人、书法家,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自幼出家,与苏轼诸人交好,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隐逸之思和闲适之情,其书法作品也颇受赞誉,为北宋文坛和佛门中的佼佼者。

译文

风吹着蒲草猎猎作响,蒲草轻柔地摆动,蜻蜓想要立在蒲草上却难以站稳,五月时节,我行走在临平山下的路上,只见藕花无数,开满了水边的汀洲,夜晚时分,我在徐汊边伴着鸥鸟入眠,清晨时分,沿着西径前行,看到小舟停泊在岸边,炊烟袅袅升起,自有钓丝牵引着我的小舟,陪伴我悠闲地坐在溪边的烟雾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临平道中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闲适,前两句写蒲草和蜻蜓,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夜眠鸥边、晨炊小泊等场景,表现了诗人的隐逸之思和闲适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风蒲猎猎”、“藕花无数”等描绘,既表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又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通过“伴鸥眠”、“小泊船”等场景,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其内心的闲适和超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道潜在游历临平道中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某种波折或困惑,而临平道中的自然风光和宁静氛围给了他极大的慰藉和启示,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无从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道潜在游历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