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冰段露金茎,未抵闲居五咏清。全诗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即事

唐·韦应物

雨馀林气静,日入昼暝暝。

萧条人吏稀,苔色上阶映。

卧对闲窗月,清光映素衾。

玉壶冰段露金茎,未抵闲居五咏清。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风格清新淡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雨后树林的气息变得宁静,太阳落山后白天变得昏暗。

官府中的人吏稀少,显得萧条,青苔爬上了台阶。

我躺在床上对着闲窗外的月亮,清冷的月光映照在白色的被褥上。

那玉壶中冰块般晶莹剔透的露水挂在金茎上,也无法比得上我闲居时所作的五首诗中的清逸。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宁静生活,雨后林静、日暮人稀,诗人卧对闲窗,享受清冷的月光,并以“玉壶冰段露金茎”的华美景象来比喻,但仍觉得不如自己闲居时所作的诗歌来得清新脱俗。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闲居画面,诗中“雨馀林气静,日入昼暝暝”两句,以雨后树林的静谧和日暮时分的昏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萧条人吏稀,苔色上阶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闲居环境的冷清和自然的生长,而“卧对闲窗月,清光映素衾”两句,则通过诗人卧看月亮、月光映照被褥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最后两句“玉壶冰段露金茎,未抵闲居五咏清”,诗人以玉壶中的冰块和露在金茎上的露水来比喻诗歌的清新,但仍觉得这些自然景象无法比得上自己闲居时所作的诗歌,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自信,也展现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深深喜爱和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闲居期间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更加珍视和享受闲居生活,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这首诗正是他在闲居期间,面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有感而发所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