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宋·刘克庄
坐看千林总黄落,只余兰蕙向人青。
空山日暮无来客,惟有幽禽自相迎。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罢黜,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坛领袖之一,刘克庄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作,其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个层面。
译文
我静坐观看,成千上万的树木叶子都已枯黄飘落,唯独那兰花和蕙草依然对着人们展现着它们的青翠,在这空旷的山林中,太阳即将落山,没有客人来访,只有那些幽居的鸟儿在相互迎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通过对比“千林黄落”与“兰蕙向人青”,突出了兰蕙的坚韧与高洁,诗人以自然之景寓言人生,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节操、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借自然之秋象征人生之秋,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沧桑时的淡然与坚持,首句“坐看千林总黄落”描绘了秋天万物凋零的壮阔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次句“只余兰蕙向人青”则以兰蕙之青翠,反衬出其他草木的凋零,突出了兰蕙的高洁与坚韧,暗喻诗人自身的品格,后两句“空山日暮无来客,惟有幽禽自相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但在这孤寂之中,诗人并未感到孤独,因为有“幽禽”相伴,象征着即便在人生低谷,仍有志同道合者相互慰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刘克庄在仕途不顺、人生低谷时期所作,面对朝廷的排挤和仕途的挫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之秋,寓言自己的人生境遇,表达了在逆境中坚守节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