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再葺岸头横,茅屋新添树外明。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杂兴

宋·陆游

板桥再葺岸头横,茅屋新添树外明。

稚子牵衣嘲老懒,山妻送饭喜新晴。

酒酣风暖日暄甚,窗小地偏人语轻。

莫笑衰翁居处僻,此中自有无穷情。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木板桥经过再次修葺横跨在河岸上,茅屋的旁边新栽的树木在阳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小孩子拉着我的衣襟嘲笑我的懒惰,妻子送饭来脸上带着对新晴天的喜悦,酒意正浓时春风和暖日光也变得温暖,窗户虽小地处偏僻但人声轻柔,不要笑话我这衰翁住的地方偏僻,这里面的乐趣无穷无尽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村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通过“板桥再葺”、“茅屋新添”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居所的精心打理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诗中“稚子牵衣”、“山妻送饭”的场景,更是充满了家庭温馨与亲情之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处偏远之地,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晚年村居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田园诗般的宁静与和谐,首联“板桥再葺岸头横,茅屋新添树外明”以景起兴,既展现了诗人对居所的精心布置,又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丽的氛围,颔联“稚子牵衣嘲老懒,山妻送饭喜新晴”通过家庭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幸福与满足,颈联“酒酣风暖日暄甚,窗小地偏人语轻”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和谐,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温馨而宁静的乡村生活中,尾联“莫笑衰翁居处僻,此中自有无穷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村居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表达了诗人虽处偏远之地,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退隐山阴时所作,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晚年因主张北伐而屡遭排挤,最终退隐山阴,过上了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首诗正是他晚年村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