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岭
宋·杨万里
只愁驿路迢迢尽,更虑江船得得迟。
梦里若个韶州路,庾岭梅花正可怜。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早年多次拜官不遇,曾任赣州司户参军、永州零陵县丞等职,后入朝为官,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吏部员外郎等职,他关心百姓疾苦,力主抗金,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晚年辞官归隐,过着闲居生活,他的诗歌创作颇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只担心驿路迢迢无尽头,更忧虑江船行进缓慢迟迟不到。
梦中仿佛走在那通往韶州的路上,庾岭上的梅花正开得楚楚可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忧虑,首句“只愁驿路迢迢尽”写出了诗人对漫长旅途的无奈和担忧;次句“更虑江船得得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行程缓慢的忧虑,后两句“梦里若个韶州路,庾岭梅花正可怜”则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景物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前两句直接抒发情感,写出了诗人对行程的无奈和担忧;后两句则通过梦境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梦里若个韶州路”作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而美好的世界,然后通过“庾岭梅花正可怜”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寄托在梅花之上,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旅途中所作,当时他或许正前往韶州(今广东韶关)或途经此地,面对漫长的驿路和缓慢的江船,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在梦中,他仿佛看到了通往韶州的路途和庾岭上盛开的梅花,这美好的景象与现实的艰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