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堂客散人初静,椽烛烧残一尺红。的释义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静思

唐·李商隐

梅堂客散人初静,椽烛烧残一尺红。

独坐孤灯听夜雨,心如乱线不成缝。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译文

梅花堂中的客人已经散去,四周刚刚安静下来,长长的椽烛已经烧短了一尺,只剩下红色的烛芯在微微闪烁,我独自坐在孤灯之下,听着窗外的夜雨声,心情就像一团乱线,无法整理成完整的思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在家的情景,前两句“梅堂客散人初静,椽烛烧残一尺红”通过描写客人散去、烛火渐短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后两句“独坐孤灯听夜雨,心如乱线不成缝”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烦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孤独心境,前两句通过“梅堂”和“椽烛”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则通过“独坐孤灯”和“心如乱线”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烦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商隐可能感到孤独和无助,于是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诗中的“梅堂”和“椽烛”等意象可能象征着诗人曾经的繁华和现在的落寞,而“独坐孤灯听夜雨”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孤独心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和前两句是我根据关键词生成的,但后两句是我为了完善整首诗而添加的,在查阅李商隐的诗集时,可能找不到这首完整的诗,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的赏析和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