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中却富何人会,自有村醪不用沽。的解释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窗华嚼雪双鬓斑,

贫中却富何人会。

自有村醪不用沽,

白鸡黄犬在花间。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清新流畅,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著有《唐风集》。

译文

两鬓斑白的我在窗前品味着如雪般洁白的饭食,

在这贫穷之中却拥有着别人不懂的富足。

自家酿造的村酒已经足够享用,无需外出购买,

白鸡黄犬在花丛间嬉戏,生活悠然自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杜荀鹤在山居生活中的一种超脱与自足,尽管物质上可能并不富裕,但诗人却能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他不需要外界的繁华与喧嚣,自家酿造的村酒、白鸡黄犬的陪伴,以及花丛间的自然风光,都是他心灵的慰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首句“窗华嚼雪双鬓斑”通过描绘诗人两鬓斑白、在窗前品味饭食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年岁已高且生活简朴,次句“贫中却富何人会”则直接点出了诗人虽贫却富的精神境界,这种富足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后两句“自有村醪不用沽,白鸡黄犬在花间”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隐居九华山期间,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晚唐时期,杜荀鹤多次应进士试不第,对仕途心灰意冷,于是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段隐居的日子里,他深刻体会到了简朴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