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别岁
同前
故人今何在,幽咽泉流水。
雪韭霜菘酌岁除,也无牛乳也无酥。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吾病自医还自笑,何时归去乐吾庐。
(注:这里选取了苏轼的两首诗《守岁》与《别岁》,但“雪韭霜菘酌岁除,也无牛乳也无酥”出自《别岁》,为保持上下文连贯,我同时列出了《守岁》以供参考背景,但主要分析将集中在《别岁》上。)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文赋均有极高成就,且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笔,在政治上,他虽屡遭贬谪,但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别岁》:
老朋友如今身在何方?只听得泉水幽咽流淌,在岁末之时,我以雪中的韭菜和霜打的白菜来庆祝,既没有牛奶也没有酥油,穷巷里寂静无声,车马绝迹,案头上读书用的萤火虫也已干死,我自医疾病还自嘲,不知何时能归隐田园,享受那份宁静与快乐。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之时的孤独与清贫,通过“雪韭霜菘”与“也无牛乳也无酥”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淡泊,也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自嘲与释然。
赏析
苏轼的《别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岁末清贫而宁静的画面,诗中“雪韭霜菘酌岁除”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又暗含了岁末的寒意与时光的流逝,而“也无牛乳也无酥”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清贫,与“雪韭霜菘”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现状的接受与释然,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岁末之时所作,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诗人没有沉沦,而是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别岁》是苏轼在岁末之时,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清贫而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的向往与对现状的自嘲与释然,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