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杨万里
一色千峰翠作围,忽然齐换紫绡衣。
烟霞未敛神光聚,云雨初收日色微。
林鸟数声清梦断,溪流几曲绿波肥。
山行步步皆奇景,不羡人间万玉妃。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其诗作语言通俗自然,风格清新活泼,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意境,富有生活气息,他也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官员,其诗文中常有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时政的批判。
译文
四周的山峰如同一色的翠绿屏障,突然间仿佛全体换上了紫色的绡衣,烟霞未散,神光凝聚,云雨初停,日光微露,林中几声鸟鸣惊断了清梦,溪流曲折,绿波荡漾,在山间行走,每一步都是奇妙的风景,让人不再羡慕人间的万千繁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景色的变化与美丽,从翠绿的群山到突然出现的紫色霞光,再到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样与迷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间的每一处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线索,通过描绘山间景色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受,首句“一色千峰翠作围”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山间的翠绿屏障,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的基调,次句“忽然齐换紫绡衣”则通过色彩的突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引人入胜,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山间景象,通过烟霞、云雨、鸟鸣、溪流等元素的描绘,将山间的每一处细节都刻画得生动而富有诗意,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游历山水之间时,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关心民生的官员,杨万里在游历过程中,常常被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所打动,从而创作出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佳作,这首诗正是他在山间行走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