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宋·释绍嵩
向来天藏在何处,遭公拈出天不拒。
万象丛中得自由,世间无物争头角。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禅理诗的创作,释绍嵩的作品多收录于《石门文字禅》等佛教文献中,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富含禅意,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一直以来,那高远的天空究竟隐藏在何方?
一旦被您(禅师)拈出,天空也不再隐藏拒绝。
在万千事物的包围中,您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世间再也没有什么能与您争抢那显赫的地位。
释义
这首诗通过“天藏”与“拈出”的意象,表达了禅师对禅理的深刻领悟,首句设问,引出“天藏”的奥秘;次句以“遭公拈出”回应,暗示禅师通过修行悟出了禅机,使得原本隐藏的天道不再神秘,后两句则进一步阐述禅师在悟道后获得的自由与超脱,世间万物都无法与之相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禅理,诗人通过“天藏”与“拈出”的对比,巧妙地展现了禅师从迷惑到觉悟的过程,诗中的“万象丛中得自由”一句,不仅表达了禅师在悟道后的心境,也寓意着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只要能够领悟禅机,就能获得内心的自由与平静,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禅理诗的佳作。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释绍嵩通过修行禅法,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首诗正是他在修行过程中,对禅理的深刻领悟与感悟的体现,通过诗歌的形式,释绍嵩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禅法的理解,也向世人传递了追求内心自由与平静的智慧,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禅宗的热爱与推崇,以及禅宗在当时社会中的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