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酬李端校书见赠
唐·司空曙
缀玉联珠辱见投,要知词客解悲秋。
清风朗月时时过,丽日芳洲处处游。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楼。
作者及朝代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文明(一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东南)人,或曰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登进士第,曾官主簿、左拾遗,后贬为长林丞,其部分诗歌抒发了战乱中人民饱经忧患的哀怨,颇有深意,与卢纶、钱起、耿湋等人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作者简介
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端相友善,情契甚深,他擅长五言律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抒情,多有名句,诗风朴实,意蕴深厚,字句精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你赠给我的诗篇如缀玉联珠般华美,让我知道你也是一位懂得悲秋之情的词客,我们曾在清风明月下时常相聚,也在丽日芳洲上四处游玩,自从分别之后,我常常思念你,思念之情如同明月一般皎洁,仿佛你就在那云间水上,我登上高楼也难以望尽。
释义
这首诗是司空曙对友人李端赠诗的酬答之作,首句赞美李端的诗作如缀玉联珠般华美,次句则点明两人都是懂得悲秋之情的词客,三、四两句回忆两人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清风明月、丽日芳洲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即使登上高楼也难以望尽那遥远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司空曙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才华,首联以“缀玉联珠”形容李端的诗作,既赞美了诗作的华美,又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颔联则通过回忆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司空曙和李端的友情有关,两人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相互之间有深厚的友谊,在一次分别之后,司空曙收到了李端赠送的诗作,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酬答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彼此之间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也展现了司空曙作为一位优秀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