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进茶
宋·蔡襄
建安初识试春芽,
走及溪山正晚花。
喜见紫瓯吟且酌,
羡君潇洒有余暇。
宣赐龙焙第一纲,
殿上走趋明月璫。
归时清夜梦魂飞,
犹在蓬莱顶上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蔡襄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仙游)人,北宋时期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他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其著作《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饮茶的经验,为中国茶学珍贵文献之一。
译文
在建安初次品尝到春天的茶芽,
那时正是溪山晚花盛开的时节。
高兴地看到紫瓯茶具中茶水轻吟且慢慢品尝,
羡慕你(皇帝或权贵)有如此的潇洒与闲暇。
皇帝宣赐了龙焙茶中的第一纲(最上等的茶叶),
你(或指某臣子)在殿上快步走向佩戴明月珠的皇帝身边。
归来时清冷的夜晚梦魂飞扬,
仿佛还在蓬莱仙境的顶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茶的热爱,以及皇帝赐茶的荣耀,诗中“宣赐龙焙第一纲”指的是皇帝赐予的上等茶叶,而“殿上走趋明月璫”则形象地描绘了臣子接受赐茶的情景,明月璫暗指皇帝或皇权的尊贵,整首诗充满了对茶的赞美和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赏析
蔡襄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还体现了北宋时期君臣之间的礼仪与情感,诗中“建安初识试春芽”一句,点明了茶的产地与采摘时节,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而“宣赐龙焙第一纲”与“殿上走趋明月璫”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与臣子的恭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荣耀与自豪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茶的赞美,又有对皇恩的感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创作背景
蔡襄作为北宋时期的名臣、书法家、文学家和茶学家,对茶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品尝到上等茶叶后,有感而发之作,当时,皇帝赐茶是一种荣耀的象征,蔡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茶的热爱与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北宋时期茶文化的繁荣与君臣之间的礼仪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