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离鼓角声中梦,已是谯门外面人。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出城

宋·李若水

未离鼓角声中梦,已是谯门外面人。

多少旧游成底事,万重山色送征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若水(1093年-1127年),字清卿,广平曲周(今河北曲周县)人,北宋末年官员、词人。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李若水自幼孤贫,但聪颖好学,进士及第后,历任元城县尉、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他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深受宋钦宗赏识,靖康之变时,李若水坚决反对金人提出的苛刻条件,最终被金人杀害,年仅三十五岁,他的诗词作品多抒发忠君爱国之情,风格慷慨悲壮。

译文

在军营的鼓角声中,我尚未从梦中醒来,却已经身处城门外,成为了一个即将远行的人,曾经多少次的旧游往事,如今都化作了过眼云烟,只有那连绵不绝的山色,伴随着我踏上征途,扬起阵阵征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军营,踏上征途的情景,首句“未离鼓角声中梦”通过“鼓角声”这一军营特有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庄重的氛围,同时暗示诗人对军营生活的留恋与不舍;次句“已是谯门外面人”则通过“谯门”(即城门)这一空间转换,表明诗人已经离开了军营,踏上了新的征程,后两句则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旧游的怀念以及对前路未知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离开军营时的复杂情感,首句与次句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军营生活的留恋,又突出了他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决绝,后两句则通过“旧游”与“山色”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豁达而坚韧的品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若水即将离开军营,前往其他地方任职或执行任务的时刻,作为一位忠诚的官员和勇敢的战士,李若水在军营中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与战友们共同经历了许多生死考验,随着职责的召唤,他不得不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踏上新的征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军营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未来征程的期待与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