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乡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小住丞厅更一旬,客魂先入故乡春。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浪仙”,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未中第,贾岛的诗风以清苦著称,他善于推敲字句,有“苦吟诗人”之称,其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抒发凄苦之情,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丞厅小住了十多天,客居的魂魄似乎已经提前飞回了故乡的春天,柳条已经折尽,花儿也已落尽,请问那远行的人啊,你到底何时才能归来?
释义
首句“小住丞厅更一旬”描述了诗人在丞厅(可能是指某个官府机构)短暂停留了十多天的情景,次句“客魂先入故乡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仿佛自己的魂魄已经提前回到了故乡的春天,后两句“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通过描绘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归期的期盼和对故乡的眷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次句则通过“客魂先入故乡春”的巧妙构思,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通过描绘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离家远行、客居他乡之时,在异乡的日子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的思乡之作,通过描绘自己在丞厅小住的情景和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期的殷切期盼,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奔波中常有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