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变体句(基于您的关键词创作融入):
已入广寒宫里去,如何别觅广寒宫。
云母屏前空自叹,月宫清冷梦难成。
(注:此变体句为基于您提供的关键词及原诗意境所创,非李商隐原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原诗译文)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沉没,晨星隐没,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变体句译文)
已经进入到广寒宫中去了,又怎能再去寻找另一个广寒宫呢?云母屏风前只能独自叹息,月宫中的清冷生活让梦想难以实现。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嫦娥在月宫的孤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嫦娥偷吃灵药、远离人间的悔恨之情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寂落寞的情怀,变体句则直接点出了“已入广寒宫里去,如何别觅广寒宫”的无奈与叹息,强调了嫦娥无法逃离月宫、无法改变命运的悲哀。
赏析
原诗以嫦娥的传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嫦娥的孤寂与悔恨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嫦娥的遭遇与自己的身世之感相结合,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更广的意境,变体句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嫦娥的无奈与悲哀,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强烈。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得到重用,一生郁郁不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嫦娥》诗,通过描绘嫦娥的孤寂与悔恨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孤寂落寞的情怀,诗人也借嫦娥的传说来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变体句则是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旨在进一步强调和深化原诗的主题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