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
莫道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若言不被云君误,
谁放斜阳作晚晴。
注:“若言不被云君误,谁放斜阳作晚晴”这句诗并非直接出自李涉现存的明确作品中,可能是后人根据李涉或其他唐代诗人的风格与意境创作的句子,或是对李涉某些诗句意境的化用与再创作,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山行”诗中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宪宗至唐文宗年间,他工于诗,尤善七言绝句,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怀,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李涉的诗风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整天醉醺醺地像在梦中一样,忽然听说春天即将过去,便勉强自己登山去欣赏春色,路过一座竹林寺院,与僧人交谈起来,这使我得到了半天悠闲的时光,不要说前路没有知己,天下又有谁不认识你呢?如果说不是被云雾所误,是谁让夕阳绽放出如此美丽的晚晴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登山、遇僧、谈心的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最后两句“若言不被云君误,谁放斜阳作晚晴”寓意深刻,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哲思,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暗示即使遭遇困境或误解,也总有美好事物在等待着我们。
赏析
这首诗以登山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人生哲理与禅意,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前两句通过“终日昏昏”与“忽闻春尽”的对比,表现了诗人从混沌中觉醒,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中间两句通过与僧人的交谈,获得了心灵的宁静与片刻的闲暇,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借自然景象抒发人生感慨,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结合李涉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可能发生在李涉仕途不顺、心情低落之时,他或许在某个春日午后,独自登山,偶遇僧人,一番交谈后心境豁然开朗,于是有感而发,创作出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人生、自然与禅意的理解与感悟,通过这首诗,李涉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