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望

明·李梦阳

长安古道连狭斜,秋来处处起悲笳。

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

三辅山川雄地险,五原风物壮图华。

凭高吊古情难尽,落日苍苍覆万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梦阳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李梦阳(1473年-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子,祖籍甘肃庆阳,后徙居河南扶沟,明代文学家、诗人,复古派“前七子”领袖人物,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反对模拟,对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李梦阳的诗作风格雄浑豪放,感情真挚,是明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长安的古道连接着狭窄的小巷,秋天到来时处处响起悲凉的胡笳声。

皇家的社稷英灵长存,吉祥的气息时常在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地,泛指贵族墓地)上空升起。

三辅(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汉代京畿地区)的山川雄伟险峻,五原(泛指北方边地)的风物壮丽,彰显着国家的强盛与辉煌。

我登高凭吊古迹,心中的情感难以言尽,只见落日余晖苍茫地笼罩着千家万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秋日的景象,通过古道、悲笳、五陵等意象,表达了对国家社稷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国家山河壮丽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的长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敬仰,首联“长安古道连狭斜,秋来处处起悲笳”以古道和悲笳声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庄重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则直接表达了对皇家社稷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以“佳气”象征国家的繁荣与昌盛,颈联“三辅山川雄地险,五原风物壮图华”进一步描绘了国家的山川壮丽与风物繁华,展现了国家的强盛与辉煌,尾联“凭高吊古情难尽,落日苍苍覆万家”则以登高凭吊古迹和落日余晖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以及对国家的深深眷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李梦阳作为一位有着深厚爱国情怀的文学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社稷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国家山河壮丽的赞美,也透露出他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与担忧,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梦阳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