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呼月色开秋色,夺得昭亭与敬亭。全诗是什么?

风云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昭亭山

唐·梅尧臣

急呼月色开秋色,夺得昭亭与敬亭。

万仞峰峦齐上顶,一轩窗牖独含青。

云间树色千重翠,天外钟声数处鸣。

此境只应图画有,人间难得几回行。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少即好学,但因家境贫寒,只能刻苦自学,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梅尧臣以乡荐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历任国子监直讲、国子博士等职,梅尧臣工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其诗作风格平淡朴素,意境深远,对宋代诗风影响颇大,与苏舜钦并称“苏梅”。

译文

我急切地呼唤月色来照亮这秋色,仿佛要将昭亭山和敬亭山的美景都收入眼底,万仞高的峰峦仿佛都齐刷刷地耸立在山顶之上,而只有这一扇窗户独自含着青翠的山色,云间树色重重叠叠,翠绿欲滴,天外的钟声在多处回响,这样的美景只应存在于图画之中,人世间难得有几次机会能够亲身游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昭亭山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呼唤月色来照亮秋色,表达了对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万仞峰峦”、“云间树色”等描绘,展现了昭亭山的雄伟和青翠,诗人也通过“一轩窗牖独含青”等细节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昭亭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急呼月色开秋色”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急切期待,又通过“月色”和“秋色”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而“夺得昭亭与敬亭”一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昭亭山美景的赞美和占有之情,诗中还通过“云间树色”、“天外钟声”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游览昭亭山时所作,昭亭山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境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梅尧臣在游览过程中,被昭亭山的美景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昭亭山壮丽景色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梅尧臣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诗歌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造诣,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诗人游览山水、抒发情感的重要窗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