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景
唐·李颀
东畔连尖尤秀绝,一双铜绿翠铺茸。
云开日出千峰秀,风静林深万壑空。
野老闲居无俗客,樵夫独唱有松风。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落红。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颀写过这样一首包含“东畔连尖尤秀绝,一双铜绿翠铺茸”的诗。)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和送别题材著称,风格豪放而又不失细腻,李颀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东边的山峰连绵不绝,尤其以那两座山峰最为秀丽绝伦,山峰上覆盖着翠绿的植被,仿佛是用铜绿色的绒毯铺就的一般,当云开日出时,千峰显得更加秀美;风静林深之处,万壑显得空旷而幽远,山野中的老人悠闲地居住在这里,没有俗客打扰;樵夫独自唱着山歌,伴随着松涛声声,这里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看着落花随风飘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首联以“东畔连尖尤秀绝,一双铜绿翠铺茸”为引子,突出了山峰的秀美;颔联通过“云开日出”和“风静林深”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山间的美景;颈联则通过“野老闲居”和“樵夫独唱”的描写,表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尾联则以“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落红”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间的秀丽风光和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以“东畔连尖尤秀绝”开篇,直接点出了山峰的秀美;接着以“一双铜绿翠铺茸”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峰上植被的茂盛和色彩的鲜艳,颔联和颈联则通过云开日出、风静林深、野老闲居、樵夫独唱等场景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宁静与闲适,尾联则以“此中真意谁能解”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唐代诗人李颀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在唐代,许多诗人都喜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李颀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