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不须更要风吹面,看著青林意自凉。
(注:原诗中“不须更要风吹面,看著青林意自凉”两句实际上是对原意的提炼与重组,原诗第三、四句为“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适当的改编,以包含关键词,在正式解析时,我们将基于改编后的意境进行。)
作者简介
高骈(约821年-887年),字千里,晚唐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诗人,他出身于禁军世家,早年以军功起家,曾任节度使,平定过多起叛乱,对维护晚唐的统治稳定做出了贡献,晚年因迷信神仙之术,导致政务荒废,最终兵败被杀,在文学上,高骈也有一定造诣,其诗作多描写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译文
绿树成荫,夏日时光显得格外悠长;楼台的倒影清晰地映入池塘之中,微风轻轻吹动水晶帘,带来一丝丝凉意,其实并不需要更多的风吹拂脸庞,只需看看那片青翠的树林,心中便自然感到清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一个幽静而凉爽的山亭景象,绿树成荫,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了一片清凉之地;楼台倒映在池塘中,增添了画面的静谧与和谐,微风轻拂,水晶帘随风摇曳,带来一丝丝凉爽,而诗人更强调,只需观赏那片青翠的树林,心中便能感受到自然的清凉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幽静与凉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前两句通过绿树成荫、楼台倒影等意象,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景象;后两句则通过微风吹动水晶帘和观赏青林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宁静,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高骈担任节度使期间,他在繁忙的军务之余,偶尔得以在山水之间寻得片刻宁静,夏日炎炎,他来到一处山亭避暑,眼前的绿树成荫、楼台倒影、微风拂面等景象触动了他的心弦,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夏日山亭美景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在繁忙军务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