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座能分一日光,题名犹记牓间黄。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雁塔

唐·贾岛

八座能分一日光,题名犹记牓间黄。

春风得意花前醉,夜月当空柳下凉。

雁塔巍峨留胜迹,曲江潋滟泛轻航。

当年进士今何在,空有遗名万古扬。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几为僧,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贾岛集》。

译文

八座高官在雁塔题名,仿佛能分享到一天中的光辉;

榜上的名字依然记得,那黄色的牓间闪耀着光芒。

春风得意时在花前醉倒,夜月高悬时在柳下乘凉。

雁塔巍峨留下了名胜古迹,曲江波光粼粼泛起了轻舟。

当年的进士们如今身在何方?只留下千古流传的姓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进士在雁塔题名的盛况,以及诗人对过往进士们的怀念与感慨,首联“八座能分一日光,题名犹记牓间黄”直接点题,表达了进士们在雁塔题名时的荣耀与光辉;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春风、夜月、雁塔、曲江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暗喻进士们曾经的辉煌岁月;尾联则笔锋一转,发出对当年进士们今何在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名人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雁塔题名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进士们的风采与荣耀,诗人通过对雁塔、曲江等名胜的描绘,以及对进士们题名记忆的追溯,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名人的敬仰,诗人也通过尾联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贾岛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科举制度盛行、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雁塔题名作为唐代进士及第后的一种传统习俗,象征着荣耀与地位,诗人贾岛在游览雁塔时,看到昔日的进士题名依然清晰可见,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题雁塔》,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敬仰,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