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穉子无人管。出自哪首诗?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兰

宋·苏轼

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穉子无人管。

山中兰叶径路香,雨馀无人亦自芳。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春兰刚刚长出的嫩芽又嫩又短,娇嫩得就像无人照看的幼儿,在山中的兰叶小径上弥漫着香气,雨后即便无人欣赏,它也独自散发着芬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兰初生的娇嫩与山中兰花的自然芬芳,表达了诗人对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其虽无人欣赏但仍自得其乐的欣赏之情。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以春兰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初生的娇嫩与山中兰花的自然之美,首句“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穉子无人管”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兰花初生的嫩芽比作无人照看的幼儿,形象地展现了其娇嫩与无助,次句“山中兰叶径路香,雨馀无人亦自芳”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兰花的自然芬芳,即使无人欣赏,它也独自散发着香气,体现了兰花的高洁品质与自得其乐的精神。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通过兰花的形象,诗人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苏轼的仕途经历有关,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或许更加珍视自然之美,更加欣赏那些虽无人欣赏但仍自得其乐的品质,他在诗中通过对春兰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