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亦好园
宋·范成大
亦好园中亦好亭,两重好处两重贫。
池光亭影相依映,山色水声相送迎。
风月主人还自笑,溪云宾客岂无情。
人间何处求清境,此境人间本自清。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在亦好园里有一座亦好亭,这里既有双重的美景也有双重的清贫,池塘的光影与亭子的影子相互映照,山峦的景色与水声相互迎送,作为这风月美景的主人,我自嘲地笑着,而那些溪边的云彩仿佛也是懂得情感的宾客,在人间哪里还能找到这样清幽的境界呢?这样的境界在人间本来就是自然清新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亦好园及其中的亦好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清贫生活的坦然接受,诗中“两重好处两重贫”既表达了园中美景与清贫生活的并存,也暗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赏析
范成大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园林画卷,诗中“池光亭影相依映,山色水声相送迎”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亦好园中水色山光、亭影池波的和谐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情赞美,诗人通过自嘲和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与园中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期间,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后,范成大更加珍视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亦好园作为他晚年生活的重要场所,不仅为他提供了避世的净土,也成为他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载体,在这首诗中,范成大通过对亦好园及其中的亦好亭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清贫生活的坦然接受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