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淑气无间断,南斗文星方炳焕。出自哪首诗?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中州文星

朝代:宋代

作者:王十朋

中州淑气无间断,南斗文星方炳焕。

万里云霄开霁色,一天风月助清欢。

英才济济盈庠序,俊造彬彬遍海寰。

喜见文明逢盛世,吾侪何幸际时难。

作者简介

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曾师从名儒郑伯熊,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力主抗战,反对议和,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诗才横溢,词作亦佳,有《梅溪集》等传世。

译文

中州的祥和之气从未间断,南斗星中的文星正熠熠生辉,万里长空云开雾散,一片晴朗,清风明月增添了无尽的欢愉,英才济济一堂,充满了学堂,才华横溢之士遍布天下,欣喜地看到文明昌盛于这盛世之中,我们何其有幸能生活在这样一个难得的时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中州的祥和之气与南斗文星的璀璨,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人才的辈出,诗中通过描绘万里晴空与风月美景,进一步烘托出时代的清明与文化的昌盛,英才济济、俊造彬彬,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人才辈出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盛世文明的喜悦与庆幸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中州淑气无间断,南斗文星方炳焕”开篇,既点明了中州的祥和与文化的繁荣,又通过南斗文星的璀璨,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诗中通过描绘万里晴空与风月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时代的清明与文化的昌盛,诗人以英才济济、俊造彬彬来形容当时社会的人才辈出,表达了对盛世文明的赞美与向往,诗人以庆幸之情收束全诗,表达了对生活在这样一个难得时代的感激与自豪。

创作背景

王十朋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时代,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十朋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中州祥和之气与南斗文星璀璨的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人才辈出的欣喜与庆幸,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十朋对盛世文明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