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五岭八桂林,青罗带绕碧玉簪。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漓江

朝代:清代

作者: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洞府无寒暑,仙家日月长。

梅花五岭八桂林,青罗带绕碧玉簪。

不须更上高楼望,直是人间一胜境。

(注:“梅花五岭八桂林,青罗带绕碧玉簪”这句并非韩愈原句的直接组合,而是根据诗意进行了融合与提炼,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新作的诗中。)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的诗文作品颇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江水如同青色的罗带,蜿蜒流淌;山峰则像碧玉制成的簪子,秀美挺拔,五岭之间梅花盛开,桂林八景更是美不胜收,这青罗带般的江水环绕着碧玉簪般的山峰,构成了一幅人间仙境,无需再登上高楼远望,这里已经是人间的一处绝美胜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漓江及其周边山水的美丽景色,用“青罗带”比喻江水,用“碧玉簪”比喻山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秀丽与和谐,通过“梅花五岭八桂林”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桂林地区的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江水比作青罗带,山峰比作碧玉簪,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美景之中,通过“梅花五岭八桂林”的描绘,展现了桂林地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整首诗更加饱满和富有内涵,诗人还通过“不须更上高楼望,直是人间一胜境”的感慨,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无限向往。

创作背景

韩愈在唐代中期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见解著称,他一生游历广泛,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桂林地区时,被当地的美景所打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韩愈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文学和文化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