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欲冲寒至,欢因送暖生。
居间无贺客,穷巷有鸣楹。
草色迷三径,花香入两楹。
只有铜炉烧柏子,更无玉盏泻屠酥。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作者及朝代
杜审言(约645年—708年),字必简,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东北),唐朝大臣、文学家、诗人,晋征南将军杜预少子杜耽之后,擢进士第,为隰城尉,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杜审言文名早著,以五言诗著称,风格雄浑劲健,是“文章圣手”,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散佚,今存《杜审言集》一卷,存诗四十三首。
译文
旧年的节气在歌声中消逝,新年点烛迎接曙光,冬日的寒气留恋着虬箭(古代计时器),春天的气息等待着鸡鸣报晓,兴致想要冲破寒冷而来,欢乐因送暖而生,居所中没有前来祝贺的客人,穷巷里只有风摇屋椽的声音,草色弥漫在小径上,花香飘入堂屋,只有铜炉里燃烧着柏子香,却没有玉盏盛着屠酥酒(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忧愁至极本想借诗来排遣,但诗成之后吟咏起来反而更加凄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孤独与凄凉,诗中通过对比旧年与新年、冬日与春色、贫穷与寂寞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孤独的感慨,特别是“只有铜炉烧柏子,更无玉盏泻屠酥”两句,更是以铜炉烧柏子的简朴与玉盏泻屠酥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清贫与孤独。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富有层次,诗人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时光的深刻感悟,特别是“只有铜炉烧柏子,更无玉盏泻屠酥”两句,不仅以简朴与奢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清贫与孤独,还通过铜炉烧柏子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审言在除夕之夜所作,当时他身处穷巷之中,没有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只有铜炉烧柏子的香气陪伴着他,这种孤独与清贫的境遇,使得诗人对人生、对时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深沉情感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境遇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