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远眺
唐·李商隐
右看南狱连天际,左望东海接云边。
方丈仙山浮翠霭,祝融峰上抹轻黛。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多有佳作,往往借古讽今,寓意深刻,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但其文学成就却为后世所敬仰。
译文
向右望去,南岳衡山连绵不绝,仿佛与天相连;向左眺望,东海浩渺无垠,似乎与云相接,方丈仙山在翠绿的雾气中若隐若现,祝融峰上则抹着一层淡淡的青黛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象,南狱(即南岳衡山)与东海分别位于诗人的右左两侧,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壮美,方丈仙山与祝融峰则是诗人眼中的两处具体景点,前者象征着神秘与仙境,后者则以其独特的山色给人以深刻印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右看”、“左望”两个动作,将读者的视线引导至南岳衡山与东海之间,展现出一种宏大的空间感,方丈仙山与祝融峰的描绘,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的气息,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他通过登高远眺,试图在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南岳衡山与东海的辽阔景象,以及方丈仙山与祝融峰的神秘色彩,都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抒发怀抱的载体,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还能体会到他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孤独与苦闷。